暑期社会实践 | 康复科学学院学子赴日喀则特校开展社会实践

发布者:王姣艳发布时间:2025-08-03浏览次数:17

为贯彻落实“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的要求,康复科学学院“格桑花开融爱团”前往西藏日喀则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暑期支教实践活动。

“双校”聚真情,实践启新程

7月7日,“情暖日喀则 爱暖特殊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学生赴日喀则市特殊教育学校实习安排部署会召开,标志着此次实践活动正式启动。日喀则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次旦卓玛亲自接待了“格桑花开融爱团”成员,对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在致辞中指出,此次实践既是对团队专业技能的考验,更是两地教育理念与实践经验交流的宝贵契机,鼓励同学们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为特殊儿童成长贡献力量,并强调特殊教育事业的未来需要更多年轻力量投身其中。

该校副校长扎西央宗从学校管理角度对团队成员提出严格要求,叮嘱大家遵守规章制度,保持严谨工作态度,确保教学及辅导任务高效开展。教务主任格桑央吉则细化了实践安排,明确了成员任务与职责,介绍了时间规划、纪律要求,并带领成员熟悉各班学情与教学内容,为后续活动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课”润童心,红韵植心田

实践期间,“格桑花开融爱团”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活动,涵盖多方面内容。在课程教学上,团队成员通过生活语文、生活数学、藏文等课程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力特殊学生夯实基础、提升生活自理能力,课程设计贴合当地需求,注重实用性与趣味性;同时开设趣味折纸、剪纸和绘画等艺术课程,让学生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通过艺术表达自我。

在红色教育方面,团队策划了红色经典阅读、红歌演唱等活动,学生们在活动中感受国家自豪感,增强了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情感,让红色基因融入心田。

“双活动”暖童心,韧性筑心防

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团队特别组织了心理团体辅导和游戏破冰活动。这些活动帮助学生释放心理压力、缓解创伤,增强心理韧性,同时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在困难面前保持积极心态。

“双域”育少年,文化润心田

体育活动上,团队组织了篮球和足球比赛,既提升了学生的感觉统合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也让志愿者与学生在运动中建立了深厚友谊。

文化传承方面,团队开展了绘本阅读教学和民族乐器扎木念演奏等活动。《夸父追日》《大闹天宫》等绘本故事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扎木念演奏活动中,学生们在志愿者带领下分工协作,感受民族音乐魅力,增强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与热爱。

“双线”连学童,智识启新思

结合时代热点,团队还结合互联网进行了线上远程教学尝试,给同学们科普了人工智能的使用以及注意事项。课后一位叫多吉的同学对任课大学生志愿者老师说:“人工智能很强大,但是在如果不能保持自己思考做AI的主人,我们会变成奴隶。所以要用好AI、善用AI。”

此次实践活动成效显著,不仅为日喀则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带来了多元学习体验,也让参与的大学生积累了宝贵实践经验。大学生志愿者们在此次活动中收获成长,带去了爱与温暖,为两地特殊教育的交流与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更坚定了投身教育事业的决心。未来,他们将继续在特殊教育道路上前行,播撒教育种子,守护每一朵“格桑花”绽放。

文/王国庆 赵初阳,图/扎桑,编辑/王雪梅,审核/吴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