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日是第十八个世界孤独症日。在第十八个“世界孤独症日”当天,康复科学学院组织开展了“了解孤独症,让爱不再孤独”主题观影活动,旨在提升大学生对孤独症群体的认知与理解,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爱心。活动吸引了近百名同学踊跃参与,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
活动一开始,大家一起观看了纪录片《蓬勃的生活》。这部影片以“理解、接纳与支持”为宗旨,通过真实的案例和生动地讲述,为观众揭开了孤独症的神秘面纱。影片深入探讨了孤独症的成因、早期识别特征以及社会融合的重要性,让同学们对这一群体有了全新的认识。
影片中,孤独症家庭的真实生活被细腻地呈现出来。家长们在面对孤独症患儿时,展现出的坚韧与耐心令人动容。他们用无尽的爱陪伴着孩子成长,面对经济压力、社会偏见和心理负担,依然不离不弃。这些真实的故事让同学们仿佛置身于他们的生活之中,深刻感受到他们的不易与无奈。
观影结束后,来自康复科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同学们分享了他们在康复机构的志愿服务经历。他们讲述了如何通过绘画、音乐等互动课程与孤独症儿童建立信任,帮助他们进行康复训练的故事。
“在康复机构,我们发现孩子们对色彩和音乐有着天然的敏感。通过绘画,他们可以表达内心的情感;通过音乐,他们能够感受到节奏与和谐。”志愿者诸政宏分享道。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表达对孤独症儿童的理解与支持,活动组织者精心设计了互动环节。同学们一起折出蓝色星星,为石膏娃娃系上蓝色丝带,用这些简单而富有意义的行动,传递出对孤独症儿童的关爱与祝福。
“他们的世界或许安静,但同样充满色彩。一个微笑、一次耐心的陪伴,都可能成为点亮星光的火种。”本次活动的主要负责人杨诚同学感慨地说,“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孤独症,打破偏见,用爱与理解为他们搭建一座通往社会的桥梁。”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观影体验,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与成长。康复科学学院将持续开展孤独症科普宣传和融合教育志愿服务活动,号召更多青年学生以理性与温情守护“星星的孩子”。(文/王雪梅 余梓宁,图/覃水桢,编辑/王雪梅,审核/吴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