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听力与言语康复专业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助力听语障碍儿童康复,今年暑假,康复科学学院“童声同行”团队走进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开展以“关注听语康复,助力儿童成长”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专业实践中践行初心,为听语障碍儿童传递希望。
岗前培训筑基,筑牢实践根基
活动伊始,为快速融入实践环境,团队成员第一时间熟悉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的工作流程、科室规范及儿童听语康复服务的基本框架。同时,团队积极参与由科室组织的专业培训,系统学习儿童听语障碍筛查的基础理论、常用设备操作规范及儿童沟通技巧等核心内容。通过理论讲解与模拟操作结合的培训模式,同学们不仅夯实了听力学、言语治疗等专业知识,更对临床实践中的细节要求有了清晰认知,为后续深度参与实践筑牢了专业基础。
深度参与实践,锤炼实操能力
实践过程中,同学们全程紧跟科室医生与治疗师,深度融入听语康复服务全流程。在听语障碍筛查环节,大家认真观摩专业人员如何运用耳声发射、听觉诱发电位等设备进行检测,记录筛查要点;在日常工作中,协助收集儿童康复档案、整理评估数据,参与儿童听语能力评估并撰写初步报告,确保每一项工作都精准规范。
随着实践深入,部分同学在专业指导下尝试独立设计个性化康复训练方案——针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设计“词语联想游戏”提升表达能力,为听力补偿后的儿童制定“听觉理解训练计划”。通过方案实施与效果跟踪,同学们将课堂所学的康复策略转化为具体行动,实操能力与应变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总结沉淀收获,凝聚专业初心
活动尾声,团队系统整理实践资料,结合典型案例撰写康复分析报告,详细记录从筛查评估到方案实施的全流程心得。通过小组交流分享会,同学们围绕“听语康复中的细节把控”“儿童沟通中的共情技巧”等话题深入探讨,实现经验互补、共同成长。
此次实践不仅让同学们在临床场景中深化了对听力与言语康复专业的理解,更锤炼了“以专业服务儿童”的责任担当。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持续提升专业能力,为听语障碍儿童康复事业贡献青春力量,同时呼吁社会各界给予这一特殊群体更多关爱与支持,共同守护他们的“有声世界”。(文/黄心怡 丰雨欣 孔迪 王雪梅,图/黄心怡,编辑/王雪梅,审核/吴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