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 | 康复科学学院“心肺康复行”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发布者:王姣艳发布时间:2025-08-17浏览次数:16

今年暑假,康复科学学院“心肺康复行”团队怀揣对基层康复服务的热忱与专业探索的决心,聚焦脑卒中患者心肺康复开展实践调研通过“临床协助—调研分析—报告输出”的实践路径,为基层脑卒中康复服务体系完善贡献青春力量。

协助临床治疗,践行专业担当

实践中,心肺康复行”团队首要任务是协助基层医疗机构康复治疗师开展手法治疗。在指导下,学子们精准执行关节活动度训练、神经促通技术等治疗方案,实时记录患者反应。同时,团队向患者家属普及康复知识,通过图文手册、现场演示等方式讲解家庭护理要点与并发症预防,并关注老年患者心理状态,在互动中体会“康复需技术更需关怀”的内涵。

聚焦临床需求,开展调研分析

为系统掌握基层康复服务现状,心肺康复行”团队以问卷调查为基础,结合深度访谈与实地观察,覆盖南京多家基层医疗机构,完成50余名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信息采集。问卷聚焦运动前后心肺功能指标变化,访谈关注患者康复需求与家庭支持,实地观察则记录机构科室设置、人员资质等情况,对比服务差异,积累一手资料。

基于实证分析,形成专项报告

依托调研收集的实证数据,心肺康复行团队经过数据整理、交叉分析,形成专项调研报告。报告直指基层康复服务三大核心问题:资源配置不均衡,部分机构康复设备陈旧;专业人才储备不足,康复治疗师负荷较重;患者及家属对心肺康复认知度低,康复依从性有待提升。

针对这些问题,报告提出针对性建议:优化区域康复资源调配,推动设备共享;加强基层康复人才培训,建立“校—医”联合培养机制;开展多形式健康宣教,提升公众对脑卒中康复的科学认知。

此次实践不仅为完善基层脑卒中患者康复体系提供了数据支撑,更搭建了康复专业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桥梁。心肺康复行团队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持续深化“校—医”合作,助力康复人才培养与基层服务提升,让青春力量在守护群众健康的道路上持续发光。

(文/袁怡 袁梦真 王碧蕾,/“心肺康复行”团队,编辑/王雪梅,审核/吴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