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3月21日是第14个世界唐氏综合征日。为提高公众对唐氏综合征的认知与理解,康复科学学院携手江苏省残疾人康复协会智力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联合开展了主题为“改善支持系统,点亮希望之光”的活动。
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DS),又称21-三体综合征或先天愚型,是一种因多出一条21号染色体而引发的先天性疾病,也是人类首个被确认的染色体疾病。该病通常为偶然发生,但也有遗传因素。患者在生活和学习中面临诸多挑战,常被贴上各种标签,他们的声音亟待被社会听见,需要更多支持与关爱。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精心制作了宣传单页,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唐氏综合征患者的特点以及世界唐氏综合征日的由来。康复科学学院院长、江苏省残疾人康复协会智力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姣艳表示:“唐氏综合征患者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支持与理解,他们的声音值得被听见。”
为增强同学们的参与感,活动现场开展了“画两只不同的袜子”活动。志愿者李蕊解释道:“两只不同的袜子象征着唐氏综合征患者第21条染色体的独特性。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家明白,不同并不意味着怪异,也可以充满创意与乐趣。”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纷纷拿起画笔,用心绘制两只不一样的袜子,以表达对唐氏综合征患者的理解与尊重。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让更多人关注并了解唐氏综合征群体。未来,康复科学学院将持续开展知识科普活动,引导广大师生了解、关心、关爱残疾人,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包容、温暖的社会环境。(文/王雪梅,吴丝蕊,图/李玟,编辑/黄燕,审核/吴冠磊)